足球俱乐部接连停止运营,中超联赛怎么了?

由:admin 发布于:2024-02-08 分类:NBA赛事 阅读:122 评论:0

  2月28日,江苏足球俱乐部宣布停运,天津津门虎则未能在当日17时“大限”前提交准入材料,以沉默的方式“宣告”无缘新赛季中超。

  两家俱乐部离开中超联赛,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作为一名看球三十多年的老球迷,我既为老家江苏球队的停运感到痛心,也为弥漫于中国足球联赛的凉意而忧心。

  在夺冠108天后,中超新贵江苏苏宁俱乐部居然以最“刺激”的方式不玩了,这在世界足坛都是罕见的。

  究其原因,球还在,人也在,可钱没了。

  当然,对两支多年来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均投入不菲的球队来说,决然转身,“不带走一片云彩”,也不是一句“钱没了”就能说尽的。

  没钱,再好看的球也踢不出来

  说江苏队和天津津门虎队是因对足球突然失去兴趣所以撂挑子,显然没有什么说服力。

  天津在去年强势保级,足以说明这支老牌劲旅的“恒心”。

  而原江苏苏宁俱乐部可是在中超和意甲同时拥有两支强队的。

  在“断腕”江苏队之后,国米依然留在苏宁“麾下”——当然,苏宁也在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通过注资或其他形式帮助国际米兰。但国米依然是很值钱的良性资产。

  “金元足球”才是压倒两家的最后一根稻草。

  “金元足球”顾名思义,用金钱来招募球员,以追求在最短时间内提高球队的技术水平,并尽可能长期保持竞争水平和影响力。这和“青训模式”是两种截然分明的发展模式。

  习惯了前几年“金元足球”盛宴的球迷都知道,论投入,江苏苏宁俱乐部是“土财主”级别的。

  堪称中超最佳外援的特谢拉,就是在苏宁俱乐部鼎盛期被重金买入的。而天津津门虎也不是省钱的主。

  但此时,哥俩的“金主”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2月25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张近东以及股东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拟筹划转让股份,预计转让比例20%-25%,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权变化,苏宁易购股票也自2月25日起停牌。

  根据苏宁易购披露的业绩快报,2020年全年归母净利润亏损超过39亿元,而2019年则高达98亿元。

  在“大胆调整,该砍的砍,该转的转”的指引下,足球俱乐部进入被“砍转”之列,并不让人特别意外。

  而截至2020年三季末,泰达控股总资产为2846.96亿元,总负债2142.75亿元,资产负债率达75.26%。其资产负债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足以说明钱有多紧张。

  没有钱,就发不了工资,买不了外援,出不了门训练比赛。

  即使新的限薪令已经出台,又创“打折促销”纪录,但对于陷入经济困局的俱乐部来说,只能解渴,不能救命。

  “金元足球”拖垮中超俱乐部

  据报道,中超联赛总投入从2012年的25亿元,到2013年的30亿元,到2015年的40亿元,再到2017年的70亿元。

  投入水涨船高,那么利润呢?

  2018年日本J1联赛俱乐部平均收入3.1亿元人民币,平均支出3.16亿元。

  韩国K1联赛俱乐部同年平均收入1.23亿元,平均支出1.09亿元。

  而中超俱乐部2018年平均收入为6.86亿元,平均支出11.26亿元,平均亏损4.4亿元。

  对比之下,不难看出,中超的杠杆率尤其高。搞足球不可能没有杠杆率,但杠杆率过高就是深度危机。

  金主往往有着大心脏。但金主的大心脏也是肉做的。

  谁都知道,中超中甲俱乐部并不具备自我造血功能,投身中超,主要靠金主砸钱。

  但砸钱是有极限值的。超过了这个极限值,就会出现投资疲态。

  这些年,中甲个别“头部”球队时不时上演不想入超的荒诞剧,根子上还是对疯狂烧钱心存畏惧。

  “金元足球”给了中国足坛空前的荣光,可这对联赛根基的腐蚀性也猝然显现。

  如果不是急踩刹车,引援“封顶”,别说特谢拉,梅西苏牙都可能被买来。

  当几乎所有俱乐部都被卷入“军备竞赛”而不可自拔时,随之而来的,是内援引援的疯狂涨价和薪水的暴涨。

  这是一场曾经的狂欢,可我们现在看清的是,这是“过把瘾就死”。

  问题是,“善后”更不易。苏宁把转让条件调至零元转让都无人问津。这等于宣告该足球俱乐部分文不值。

  为何如此?令人忌惮的还有俱乐部的巨额债务——你接的不是球,而是窟窿。

  要是搁以前,砸钱还能听到水花声音。可如今俱乐部只能使用中性名称,也断了投资人靠俱乐部打广告扬名立万的念想。

  当足球俱乐部成了不良资产,金主尚可“割让”了之——这也是它们的权利,可中国足球怎么办?

  只有回归理性才能有健康的联赛

  江苏队和天津津门虎队“关张”了,可我们只听到了这哥俩的沉重喘息吗?

  俱乐部想退出的风声,我们听得并不少。

  此时任何一个关心中国足球现状的人,都不会看不到,两支老牌劲旅的穷途末路折射的深沉问题。

  应该说,疫情是竞技体育的大敌,全世界的足球都遇见了困难,许多欧洲俱乐部也在减薪。

  但疫情并不是致命的魔鬼,否则世界足坛的俱乐部都将玩不下去。

  可事实上,目前只有中超出现震荡——此前还有十几支中甲中乙球队的消失。

  我们必须从这场震荡中看到核心问题,那就是足球职业联赛亟待回归理性,以健康产业引领健康足球。

  当然,在疫情背景下,当欧洲的很多俱乐部老板也需要通过给球员降薪、独自筹钱渡过难关时,我们需要更为务实。

  全世界的足球俱乐部都面对疫情的冲击,思谋应变之策,中国足球俱乐部也不例外。

  足球是一门生意,但首先是一门“活下去”的课程。

  思谋健康产业,思谋理性投入,思谋长远造血功能,思谋俱乐部盈利模式,才是中超眼前最紧迫的任务。

  限薪是必须的,遏制“金元足球”是必须的,多方自救保住中超俱乐部骨血是必须的,但搅乱俱乐部心思的中性化名称改革必要性何在?时间终会做出回答。

  □伍里川(媒体人)

  编辑:陈静 王言虎 实习生:潘宇洁 校对:王心

  简单谈一谈个人的看法。

  事实上,中国足球俱乐部的运营危机,并不仅仅是在当前才发生的突然性死亡,甚至与疫情的影响都并不紧密。

  早在更遥远的2020年,曾经作为房地产企业投资足球鼻祖与标杆存在的大连万达集团,就已经出现了俱乐部经营上的重要转向。2020年1月1日下午,《关于继续支持大连足球的声明》出现在万达集团的官方网站上,在此前便已经透出风声的“退出传闻”面前,万达集团做出了这样一份声明——“由于种种原因,万达至今没有获得一方足球俱乐部股权,俱乐部历史遗留的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甚至连俱乐部账户都无法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万达集团不能以目前的方式继续支持一方足球俱乐部。”这样一则声明,让万达的退出几乎板上钉钉。

  虽然在随后,万达还是进行了辟谣,并承诺继续持有大连俱乐部,只是将名称从大连一方换成了大连人,但在2020赛季的转会操作中,我们同样可以嗅到一丝危险的气息---大连人俱乐部一反此前几年中“重振大连足球城”的大声势,重金引进的卡拉斯科被租借回马德里竞技,并在9月份以2700万欧元的价格变为永久转会,秦升、赵明剑也相继离队,取而代之的外援丹尼尔森、拉尔森、贾尼松等人皆在数百万欧元级别,不足以与卡拉斯科媲美。

  相比之下,此前的几个赛季中,万达无疑是风生水起的。据“德国转会市场”统计,自2018年至今,大连一方总计在引援方面拿出了人民币6亿元的真金白银,同期仅少于志在夺冠的广州恒大以及北京国安。特别是在外援方面,哈姆西克1800万镑、隆东1650万镑、卡拉斯科945万镑、冯特500万镑、盖坦495万镑、博阿滕450万镑),让万达的雄心壮志彰显无遗,也反衬出了2020年初万达的剧烈转向。

  而如果我们将眼光从中超俱乐部中挪开,在更低级别的联赛中,谋求转让、拖欠薪水、传闻或事实解散的情况,从2019赛季到2020赛季,便已经成为了屡见不鲜的常态化。在2020赛季开始前,上海申鑫、延边北国、南京沙叶、吉林百嘉、福建天信、保定英利、大连千兆、深圳金鹏、银川贺兰山、广东华南虎、四川FC等一共11家俱乐部已经确定退出或者解散。而这其中的一些俱乐部,同样不乏地产背景。

  因此,中国职业俱乐部的生存危机、解散浪潮,与这一届中国足协的中性化、限薪等“挤泡沫”政策,固然有着一些关系,但足协的作为却绝非当前状况的最根本原因。甚至连疫情所造成的一系列经济影响,如防控封锁导致的需求下滑、实体经济下降、投资方主业压力上升,以及比赛空场形成的俱乐部直接收益下降,都只能说是一部分原因。这些因素,至多只能是"让泡沫变得更明显",给予投资人一个“现在撤出”的合理窗口时机,而并非是造成泡沫本身的原因。

  最本质的根源,或许还要说到两点:第一,投资人----以地产商为主力-----投资中国职业俱乐部的初始动机,与后续市场发展所产生的不匹配;第二,中国经济在大政策、大布局、大思路上的重要转向,导致的地产商经营环境恶化。

  地产商与中国足球的联系,早在职业联赛初期便已经得到了第一次的开启。九十年代,万达集团便第一次涉入了职业足球行业,打造了大连万达的无敌王朝,6年之内拿下了四个甲A联赛冠军,连续五十五场不败的记录震烁古今。而万达集团也在这一时期内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根据万达集团官方主页的介绍,在1998年,万达集团成为了大规模跨区域发展的大型房企,业务范围从大连本土,扩张到了成都、长春等多个城市。而与此同时,大连市也成功打造出了“足球城”的名号,成为了当地政府对外打造的一张重要城市名片---据媒体报道,在九十年代后半期,尚未对大陆有太深了解的香港商人们,已经早早知晓了大连这座城市的存在,原因之一便是大连万达队。

  万达集团在业务上的跨越式发展,与大连城市在全国存在感的提升,形成了非常高的契合度。这其中是否有着政府与房地产商各取所需,默契合作,在本地资源、扩张条件商给予出力帮助,借此获得地产商对本地球队的支持呢?至少,没有人能否认这种它的较大存在可能性---在多年后彻底形成的一轮地产足球大潮中,投资广州富力俱乐部的富力地产,便成为了广州CBD中心珠江新城项目中拿到地块最多的土拍大赢家。而在2000年,万达第一次退出足球后,徐明率领的实德集团接手,虽然主业并不是地产,但其与万达集团高度类似的发展节奏,以及在时任地方“大领导”多年后翻船时被揭露出的政商关系,也在若隐若现之间似乎说明了,这些年中俱乐部投资方出钱入局的一大动机。

  这便构成了地产商进入足球的第一个动机:获得资源和便利。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下,每一个行业的经商都无法完全绕过地方的支持,这是事实,但相对于一般行业,地产业的资金链更加紧绷,单笔项目的投资额度巨大,并且在银行融资、土地拍卖、项目获批方面都具有更强的政策影响性,因此,借助外力的帮助,拿到成本更低的信贷,获得价格低廉的地块,顺利立项开发,对于地产商的资金流和利润率来说至关重要。

  一个现象是:在2000年万达第一次退出之前,甲A联赛中的地产商存在感并不强,除了大连之外也只有昙花一现、在2000年变身重庆力帆的前卫寰岛,而随着1998年国家福利分房向住房货币化的政策转向,房地产行业开始逐步起飞,才有了后来中国职业联赛的大地产时代。当然,地产的发展和对足球的涉入,存在着十年之久的时间间隔,其产生的原因,很可能是:二十一世纪初,中国足球的形象极大受损,假赌黑盛行,对于地方打造城市形象的正面效果下降,各地对足球建设不再重视,因此房地产商虽然手中有钱了,但却也没有了入局的理由。但无论如何,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给予了地产商们“玩足球”的经济基础,而这样的基础,随着恒大“勇为天下先,开拓新玩法新逻辑”的尝试成功,以及随后几年中决策层面将“中国足球发展”重新提成重要目标的重视加大,让地方有了再一次重视足球的理由,也让手握富足资金、房市投机炒作热度无限的地产商们有了大胆入局的动机。

  政策支持之下的明暗便利,构成了地产商入局的第一个理由。而上述的恒大“新逻辑”,便成为了第二个。在2011年,许家印曾经对自己投资足球的思路进行了陈述,他直接算了一笔账,“央视广告每秒的费用是15万元,其他地方电视台的广告也是几万甚至十万块一秒,我们球队的比赛是90分钟的,你可以算一下,如果要做90分钟的广告,要多少钱?” 在许家印看来,投入到足球的这些资金与地产的销售规模完全不成比例,“仅是百分之零点几的概念。”

  比普通广告更好的发布效果,更久的发布时间,更高的收支比例,成为了恒大进入足球圈的一个重要动机。而事实证明,在恒大投资足球的这十年间,它也确实将自己的知名度从一个 区域性品牌升级到了全国级---2011年末,已经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布局200多个项目,2013年销售额首破千亿。而作为当时的重要业务赛道拓展项目,恒大集团利用2013年亚冠决赛进行的“胸前广告发布恒大冰泉”计划,更是让产品知名度在一夜之间响彻全国,成为了“足球=品牌宣传载体”逻辑的巅峰之作。

  而在恒大之外,富力集团的张力也曾经做过类似的表达:足球的建设、竞赛都有媒体的报道,其实这也是对公司品牌的宣传。虽然目前富力在广州、北京等大城市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在一些二三线城市才刚刚起步,搞足球队有助于品牌的全面提升。”在说出这番话的2011年,富力集团的年利润达到48亿人民币,而当年的2011赛季,中超总投入也不过是15个亿而已,财大气粗的地产商拿出几个亿的投资便可以风生水起,投入产出比例良好。

  政策优待,免费宣传,构成了地产商投资足球的两个动机,而其中的一个共性,与现在外界认知的“高投入无底洞”不同,恰恰正是被认定为“地产商玩足球最不重视”的环节---投入产出性价比。在恒大和富力坐上牌桌的年头,即使他们的手笔对比国安、申花、鲁能等老牌豪门已经颇为“阔气”,但以彼时的房地产行业之热、年度利润之丰厚,资源与宣传带来的投融资成本下降、拿地渠道变宽、品牌打造效果显著,已经可以让地产商们的钱“花到刀尖上”,带来性价比不低的收益。这个行业,虽然借由不断的销售而获得着源源不断的现金,但由于其所处赛道的不断扩张,企业本身也有着“不扩张便等于倒退”的风险,只能在蒙眼狂奔的时期不断做大杠杆、负债购地、吹圆泡沫,这就带来了他们在宣传、资源环节的性价比追求必要,在当时,投资足球,可谓是一门比较有赚头的买卖了。

  然而,这样的良好势头,却随着“政策优待”“社会重视”的所形成的吸引力进一步上升,而带来了彻底的泡沫化。随着足球受到的最高层重视加大,再结合恒大的成功经验打样,越来越多的地产商产生了瓜分这一块蛋糕的意愿,这其中甚至不只是万达这样的全国性房企,还包括了华夏幸福、阿尔滨这样体量相对较小的企业。并且,即使没有地产这样与政策的高度捆绑,有了地产的前路,苏宁、上港这样的其他行业企业,也开始争先恐后地入局,进行自己持续中的“业务多元化”战略,开拓副业赛道,淡化主业依赖度,将鸡蛋放在更多篮子里,并试图从决策层亲自过问的足球行业中分得一杯“材料复杂”的羹。

  入局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体量越来越大,对获取的期待值越来越高,便造成了激烈竞争下,投资规模的飞跃级膨胀。2010-2011年间,中超总投资额只有5亿-15亿,而其中的领军人物恒大,购买的外援也只是克莱奥、穆里奇这样的数百万美元级别,1000万美元的孔卡已然足以让全联赛震惊不已,深感天神下凡。而到了2019年,全中超的投资总额已经高达150亿人民币,这几年间,外援内援的转会费和薪资待遇达到了什么程度,有目共睹。

  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尴尬的结果就出现了:恒大,以及紧随其后的富力等地产商之所以瞄准足球,是因为当时环境下的“投入产出性价比”,而随着投资体量门槛的水涨船高,这个性价比其实已经不复存在了。

  而在外部环境上,更是让房地产商,以及跟着房地产商们进入了这片红海的企业们,倍感压力。

  首先,随着经济转型的来临,国家力求将经济主力产业向第三产业的消费行业转移,而首当其冲的阻力,便是造成居民家庭负债压力的房贷部分-----在过去的一到两年中,官方已经不止一次地强调了“居民杠杆去化,降低个人部门负债率”的工作目标,而在上个月,央行更是再次重申了“防止消费信贷对非消费领域的流入”,明确了消费信贷“明消费实房贷”现象的压制决心。而从近期发布的一月社融信贷数据来看,居民部门的中长期信贷规模依然多增,且数量明显高于消费为主的短期信贷体量。而一月的房价指标中,一线与二线的价格涨幅也再次环比上升,充分说明了购房需求的屡压不止。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地已经再一次地开启了新一轮投机购房打压措施,严查假离婚等行为,坚决打压房地产需求。

  而在对房企端,官方更是施以重手,去年提出了房企融资三道红线政策,大幅度地限定了房企基于不同负债率水平下的可融资程度,而根据专家计算,即使三道红线全部达标,房企所能进行的融资水平,也远远达不到往年的常规幅度。此外,央行对于商业银行的房贷发放,以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作为划分,分别制定了房贷在资产端总信贷占比的严格规定,进一步限制房企的信贷获取。这样一来,房企在国内市场中的加杠杆能力、信贷社融获取能力,遭到了极大的打击--三道红线下,他们只能加大存量项目的推盘,在当前需求被打压的情况下甚至要降价促销,尽快卖出,获取销售回款,才能在不增加/少增加负债率的情况下获得可用资金,而银行信贷的卡死,让他们的资金环境进一步恶化,只能选择利率较高的海外发债,而获取的资本金,在高负债率、现金流紧张导致资金链紧绷的状态下,也只能更多地用于新债还旧债,而非投资、购地的扩张---这也正是一月份房企发债后的主要用途。

  最后,国家在货币政策上的转向,也成为了最后一根稻草。在近一两年中,央行逐步构建并完善了市场利率传导的机制,取消了基准存款利率,并加大了MLF锚定LPR利率的作用,不再频繁进行降息、降准上的大放水级数量宽松,而是以逆回购、MLF、TMLF等中短期阶段性措施为主,便于随时进行松紧调控。而在刚刚发布的四季度央行货币报告中,更是明确了“不关注数量,而关注价格”的提法,吻合了此前央行的“关注市场利率传导,关注DR007利率价格”的说法。这样的转向,一方面是为了防止通胀过度,一方面也更是确保流动性精准进入实体经济而非房地产,以及同业理财的金融等高杠杆领域(特别是在今年开始,加大了CPI中房价与资本市场价格的权重,进一步强化了通胀对房地产和金融泡沫的反映能力,便于国家随之进行货币流动性的收放)。

  在央行的马骏提出了“货币需要转向,资本市场和房地产有泡沫”后,虽然央行孙国峰马上更正了“不会大转向”,但终究也只是“不大”、而非“不”。货币的转向,抬高了企业基于市场利率前提的融资信贷成本,而其中的房地产企业,更是由于定向的打压、购房投机需求的限制,而在资本金的获取上雪上加霜。

  这样的情况下,房企,以及与房企们坐在同一个牌桌上,同坐在一条河水暴涨的船上的苏宁等企业,还有资本和魄力,去继续投资体量规模已然暴涨无限的职业足球吗?疫情、中性化、限薪,只是让他们有了一个退出的合适借口而已。

  或许,这也正是这一届足协的“憨直”之处。

  你中性化与否,限薪与否,中国足球投资,其实也早早地已然站到了悬崖边缘,摇摇欲坠了。而你的这一系列政策,则让他们顺理成章地将黑锅甩给了你,让球迷去发帖“最应该解散的是中国足协”,对着本来马上就要摔下去的俱乐部,推了并无太大必要的一巴掌,让这一场自杀,在很多人眼中变成了他杀。

  至于影响?或许不会有什么影响。毕竟,苏宁不是解散浪潮的始作俑者,也不是环境恶化的推动者,既不是一切的开端,也必然不会是一切的收尾。

  它只是沧海中的一粟,大浪中的一朵浪花----至多,也只是比其他浪花,稍微大了那么一点点。

  最近聊中国足球聊得我有点反胃,不是中国足球让我反胃,我是中国人,哪怕中国足球让我遍体鳞伤,我也不会放弃。让我反胃是很多人对职业足球产业的认识,每次都要从1+1=2开始讲起,太心累了。

  但是,我从微博上看到被转的 @恶少恶言 的回复,着实又燃起了我的战斗欲望,想一句一句地掰扯一下:这句话首先就误解了一个基本逻辑,金元足球是不会拖垮俱乐部的,从恒大到切尔西到曼城,到巴黎……我就问,哪一个球队是被金元足球拖垮的?

  就像你国内只盯着中超的恒大而忽略去年解散的16支职业球队一样,你的视角只盯着欧洲最光鲜的几个球队,那在你眼里自然不会存在被金元拖垮的球队了。当年和多特厮杀在欧冠八强战的马拉加在中东老板失去兴趣后已经在西乙厮混多年了,去年此时差点因为交不上保证金被勒令降到业余联赛;当年抢埃托奥出名的土豪安郅,现在也在第二级别联赛蹲着。言之欧足联推出FFP的意义时,这俩例子都会搬出来,这俩都不知道不应该吧?

  有人要说了,欧足联推FFP不是为了欧洲足球生态,是为了保护豪门利益。你这么理解ok,那为什么西甲、德甲、甚至最不差钱的英超也在新世纪后陆续推出了自己版本的FFP呢?各大联赛管理者都是被豪门控制的木偶?

  显然不是,因为任由俱乐部自己xjb花钱的后果就是财政危机。自西甲采取严格的工资帽制度后,再没有球队出现过严重的财政危机(疫情之前)。足球确实不是一个正常行业,当它成为老板附庸的时候,它的命运就完全取决于老板的兴趣。老板兴,俱乐部兴;老板亡,俱乐部亡。但足球俱乐部是社区财产,不能允许球队命运完全随着老板而颠覆,需要其保持稳定的财政和发展。这才是各家联赛纷纷推出财政监管政策的逻辑所在。苏宁停运了,怪金元足球么?怪没钱好吗。对于一年曾经营收几百上千亿的苏宁集团来说,苏宁队那点投入还算不了“拖垮“的级别,甚至在停止运营的今天,苏宁仍然负担了俱乐部的5亿债务,苏宁今天的问题首先是其商业经营上的问题。麻烦媒体分清楚俱乐部和股东方。花钱的是股东方,俱乐部从来不会被金元拖垮,大不了原股东负担不起,然后转让,新股东接手可以玩,没钱买大牌球员,可以用年轻人,争不了冠军,当一回保级球队行不行?可问题你足协又出了”中性名“的新规,让有可能出现的新买家望而却步。所以里外里,都是企业的责任,你给钱的时候啥也不说,你没钱了,又由于新规没人接手了,就是金元足球拖垮了球队。要是没有中性名新规,苏宁随时卖给别人,换个名字就能打中超,但现在没有买家接手了,怪谁呢?

  苏宁承担俱乐部五亿债务?没有消息披露母公司给俱乐部提供过债务担保,那么只要俱乐部没人接手,并后续宣布破产,这五亿的负债就是纯凭良心了。此外,还有消息称苏宁对俱乐部的资金支持是通过股东借款而非股权注资,导致俱乐部在转让过程中吓退无锡方面买家(真实性存疑)。苏宁这些年来是投入了,但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如果没有苏宁,江苏队的确可能不会有中超冠军,但也不会去跟利物浦争特谢拉,不会有近年高企的运营投入,也就不会有如今剩下的高达五亿的负债。成也苏宁,败也苏宁,这个可以理解,但苏宁承担起各级梯队小球员的未来以及江苏足球的责任吗?

  现在又成“中性名"的锅了?2018-2020年各级联赛退出24支球队,请问各级联赛一共有几支球队?这个数字不可怕吗?那时候有”中性名“的问题吗?我不否认中性名可能会打击部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但我们要看清楚,导致目前中超球队生活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大环境,再说具体点,就是房地产行业的变化。这么多年这些房企为了什么在足球上砸钱大家都清楚,现在又为了什么现金流吃紧,现在中超股东还有几家有余粮(连恒大都不能幸免),明白这些,中超遇冷就很好了解了。

  而且,若不是“中性名”+股权多元化改革,今年解散的俱乐部绝不会只有两家:55亿债务违约的华夏幸福如果不更名,唐山市政府是不会接手的;房企永昌危机之后有沧州市政府接手;受房地产击鼓传花影响的家具企业远大集团维系不下去了,泰州也活下来了。当然,我不是说现在政府接了之后,这些球队以后就稳当了,没有自我独立运营能力都是白瞎。但至少这个时候证明了,在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政府有兜底的能力,也证明了多元股权结构的必要性。动不动开始比足球队的收入和利润,我觉得这就是耍流氓了。我也不瞒着了,英超狼队的收购是我们做的,我看过阿森纳、埃弗顿、狼队,多特蒙德的财务报表,埃弗顿CFO也聊过。问足球队要利润,要看到利润才是”理性、正常、健康“本来就是不懂这个行业的。这门生意本身玩的就不是运营利润。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巧了,我也是做并购的,也做过足球俱乐部的投资人以及管理者中的一员,而且业余时间做足球财经内容。你看过四家俱乐部的财报觉得了不起?要不要翻翻我各平台的发文记录看看我一年写多少本俱乐部财报?什么叫俱乐部亏损是常态?你去德国、西班牙看看一年有几家亏损的球队?英超的确亏损的比例稍高,但也是因为英超作为世界上吸引力最高的联赛,不太需要为金主发愁,但即使如此,像曼联、利物浦、热刺、阿森纳这些豪门也依然是自负盈亏地运营着,连切尔西都已经经常盈利了,兄弟。连西甲和德甲都没自信放任俱乐部xjb亏损,你中超真以为自己是世界第六大联赛了?

  股东不指望俱乐部赚钱≠俱乐部可以随意亏损,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这个道理不难理解吧。就拿第一RMB玩家阿布来说,16年来一共为切尔西提供了13亿英镑的资金支持,每年平均不到1亿。切尔西的收入是什么水平?18/19赛季4.5亿,回到06/07赛季也超过2亿,也就是说,阿布对切尔西的投资从来没有超过切尔西真实营收,没有阿布切尔西一样活,只不过不是土豪而已。

  中超呢?2019年恒大的名义营业收入7.83亿人民币,光工资支出就17.3亿,这就已经差了两倍多了,再把这个营收数据脱个水就是三四倍的差距。我们的情况是,没有股东输血就完全活不下去,这和欧洲是一个概念吗?对于俱乐部亏损是常态,会计上俱乐部接受赞助本来就是收入的一部份,股东愿意给俱乐部10亿,作为俱乐部就是10亿收入。你非要把赞助不算收入,光看运营要球队自负盈亏,这不是耍流氓么?你以为皇马、巴萨光靠运营能打得平么?我花钱买胸前球衣广告,你就觉得是“造血能力”,我花钱买球队冠名,你说停!这特么不健康,要中性!Excuse Me??

  EXO me?您真的做过俱乐部投资吗?除了瞒天过海的酋长,请告诉在欧洲联赛里谁家明目张胆地把股东注资做成营收了?阿布13亿注资可都是以股东借款的方式做进来的,您的复星截至18/19赛季末的1.31亿英镑也是通过股东借款的方式资助狼队的,说话得有点分量哟。

  皇马、巴萨光靠运营能打得平吗?您在说什么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皇马和巴萨是会员制俱乐部,除了一年一两千万聊胜于无的会员费,没有股东一分钱的资助,他们不靠运营打平靠的是什么?耍流氓的是谁?

  不管“中性名“推出的时间是不是有待商榷(实际上中性名的时间表早在19年就已经定下来了,遇上疫情实属巧合),”中性名“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建立俱乐部的文化传承而已,配合股权多元化改革是想督促俱乐部独立运营,虽然实施过程并不理想(一刀切、配套政策不健全),但像你这样曲解甚至恶意贬低这样的政策也实在是不可取。28年前,日本J联赛也是在企业联赛JSL的基础上成立的,当年坚持去企业名的时候也是面对一片阻力,现在看呢?不是说我们管理者的能力能跟川渊三郎比肩,单纯想说明”中性名“这件事的意图而已。总有人将足球花这么多钱,和国足成绩差联系起来。对这种分不清国足和俱乐部的球盲言论首先我表示很无语。职业体育本来就是靠钱砸出来的,不明白这个就不要玩足球。有投资人愿意出钱玩,你凭什么不让别人花钱?人家要得不多呀,要个冠名权而已。俱乐部有了钱,才能谈别的。有了生存,才能谈国内足球氛围 。没钱啥也别谈,只不过你的钱是砸在哪里也有讲究,你是砸在青训上,还是砸在一个大牌球星身上。中超球市最好的时候是啥时候?就是恒大拿亚冠的时候,中超球市最差是啥时候,就是没人愿意投资,假赌黑横行的时候。日韩是因为造血能力上来了,健康发展了,所以球队不狂花钱了。不是首先不花钱了,所以球队变健康了,麻烦 足协领导搞清楚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什么是职业体育?一个爱踢,一个爱看,爱看的给爱踢的付钱,爱踢的就有工资了,这是职业足球最简单纯朴的逻辑。一个爱球,一个爱踢,一个爱看,爱球的给爱踢的发工资,爱看的在白嫖,这不叫职业体育,这叫厂队。

  日本也不是先有了造血能力才有财政监管的,是横滨飞翼(现横滨FC前身)的解散打醒了监管者,日本能发展起来是因为整个联赛扎根社区+青训体系完善,不是简单的资本投入。我们过去三十年一直走企业足球的路线,没有把群众拉近,反而越推越远(看似“球迷”越来越多,可消费力匹配我们的成本了吗?)。足球想要发展下去,抄近路是没有用的,我们过去十年的经历证明了一切。足球是一项社区运动,只有让群众与这项运动建立情感联系,未来才能有提高的可能性。也许多年后我们还是不那么热爱足球,足球水平就是起不来,那也没关系,至少我们不需要额外倾斜国家资源去供养一项运动,满足少数人的情感需求。

  你的观点里有一句话我是认同的,我们应该找到与资本共同相处的正确方式。欧洲主流财政监管体系里面对于青训和固定资产的支出都是豁免审查的,如果你是站在俱乐部长远利益的角度上进行投资,不仅不会被禁止,还会被大力提倡。我们也应该找到一种方式去引导资本把更多资金投向青训、投向固定资产建设,同时保障他们的投资权益,让他们真正赚到钱,而不仅仅是把钱砸向球员和经纪人甚至外国人。

  我们曾经让不看电影的群众走进电影院,我们曾经让不买正版的群众氪金支持idol,是时候把他们中的一部分请回球场了,虽然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水平不高就不支持的阶段,那我们永远站不起来。

  希望各界精英能在深刻学习足球行业的发展规律后再来发言,不要用一些明显错误的观点论据误导群众,我们的足球氛围已经很差了,折腾不起了。

  3月5日更,上面说的关于支持改革的观点并不是在为足协开脱,毕竟前面的乱相也是足协监管不力所致,但如果把所有问题局限于足协操作层面,无异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我在这儿提三个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顺着思考一下:

  1. 职业联赛金元潮怎么起来的?是因为中国足协鼓励俱乐部搞的吗?

  2. 俱乐部投资人退出潮是怎么来的?是因为中国足协推行“中性名”吗?

  3. 为什么职业联赛要由一个非市场化机构监管?为什么中国足协要身兼数职,导致在本应该投入精力的草根足球和青训建设上做得太少?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这一切关乎政治、经济、体制、民生,堪称最复杂的社会问题之一。每每想到这点,都有一股无力感侵袭而来,但我还是支持中国足球,想为她做点事。

  做表查数据不易,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作者橘乐,CFA/CICPA,曾就职于四大审计和并购咨询部门,以及国际足球管理公司,业余时间从事足球方面写作。运营公众号和播客橘猫看球(ID: jumaofootball)。

  中国联赛的悲剧从20年前就开始了。

  当年甲A联赛成立,中国足球步入职业化时代,球员们的收入提高了,一些金主们也热衷于养球队,而球迷们热情非常高涨,那个时候的球市很火爆,球员们也成为了一座城市的英雄和象征。

  在那个时候,中国足协就应该出手,积极的培育市场,培育球队的盈利能力,使联赛逐步走向正轨。

  可他们没有那么做,反倒是放纵联赛假球黑哨横行,硬生生砸掉了联赛的招牌。

  后来02年,赶上天时地利人和,国足冲进了世界杯一次。

  从那之后,足协某些人开始各种压榨国字号球队,为了在国际赛场上出成绩,联赛也好,青训也好都可以牺牲。

  从那时起,联赛就沦为了足协敛财,替他们养国脚的工具。

  中国足协从不考虑投资人的利益,今天拍脑袋做出个决策,明天制定个奇葩的规定,各种肆意践踏投资人的权益,肆意践踏球队的利益。

  多么可笑的一件事情,联赛成立了20多年,直到很多球被活不下去了,要崩盘了,中国足协才开始考虑俱乐部是否能盈利的问题。

  尤其最近这些年,足协做出的一些道行逆施的决定,比如限制国内球员转会费用,限制国内球员转会名额,这些措施,对那些有钱的大俱乐部而言是有利的,他们能用更低的成本从那些小球队挖走核心。

  而那些小球队失去了主力球员,他们所得到的补偿根本不足以弥补他们的损失。

  越是踏踏实实做青训的球队,就越倒霉,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球员被挖走,足协根本没有意识出台什么规则来保护这些做青训的球队。

  前几年推出那个奇葩的U23政策,当时这个政策执行最好的大连队,队里好几个主力都是U23球员,结果联赛进入到关键时期,足协一拍脑袋,抽掉U23球队上高原集训半年。

  大连队被抽走三个主力,当时差点降级,足协没有半点说法也没有半点补偿。

  而这个奇葩集训除了耽误了球队和球员,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最后不了了之,也没人问责。

  这就是中国足球。

  现在才想着去亡羊补牢,说实话晚了。癌症都晚期了你再去治还有治吗?

  更可笑的是在这最要命的时候,推出什么中姓名政策。

  人家欧洲联赛开展了近百年,大多数的俱乐部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人家使用中性名一点问题没有。

  可中国联赛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是金主在烧钱,冠名权可以说是金主养球队最重要的一个理由。

  你不让人家投资人冠名,人家企业一年烧几千万几亿人养球队连个做广告的权利都没有,欺负人没有这么欺负的吧。

  大批中小俱乐部的死亡,再加上球员大幅度降薪,带来的后果就是让很多想要踢球的孩子失去了上升通道,加大了他们踢足球的成本,中国足球的人才会越来越少,中国足球会越来越完蛋。

  中国足协的领导现在还没意识到,足球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选拔出来的。

  足球人才就像金字塔,你只有有足够大的地基,塔尖才会足够高。

  像中国足球这样一块一块往上摞砖,甚至从根基抽出砖头往上摞,你能摞多高?

  这么说吧,中国足球只能越来越烂,好不了。

  迟早的事啊。

  经营问题,啥叫经营?有投入有收益有盈有亏。

  现在中超一年亏一个小目标还能拿名次都可以说一声经营鬼才了。

  我们去看这几只球队历年来的的盈收比那年不得贴几个小目标。以前赔本赚吆喝是为了政策,毕竟地产和政策土地挂钩,现在这情况谁贴的起。有的是为了情怀广告,中性名一出广告也没了。这日子咋过。大家拿钱打水漂陪你玩?

  中超最大问题在于没有产出。俱乐部转会收入,门票,转播,周边收入不足以运营一直球队。就连一线队的支出都难以保证更别说二线队和青少年梯队了。

  中超表面问题是金主爸爸紧缩银根没钱投入,实际上市经营问题。转播,转会,门票和纪念品的收入填补不了支出大坑。金主爸爸一出问题整个球队完全没有抗风险能力。

  对比健康的联赛球队你会发现金主爸爸修球场没钱投入时,他靠内部挖潜,转卖球员,加上转播门票等收入照样能当争四狂魔。而中超不是个健康的联赛,连正常联赛都不能算。

  他只是个工具,金主爸爸宣传的工具,城市或者省会形象的政治工具,金主爸爸获取政策收益的工具,唯独不是提高足球水平的工具,也不是正常经营的俱乐部。

  没有死忠球迷,没有经营能力,没有造血能力。说白了就是烧钱专用。没有利益的玩意资本才不会投入。说不好听点,你们这群天天骂中国足球的键盘球迷,实际消费能力还不如爱豆的迷妹。因为你们根本不爱足球,只爱胜利。

  可惜的事中国足球这运动在媒体引导和资本短视的运作下实在太难形成稳定的饭圈群体了。

  说句难听的,全国球迷协会的消费能力可能都比不上几个饭圈组织。没收入谁特么搞足球,没经营能力,指望金主爸爸搞慈善吗?你们忘记了莫拉蒂吗?

  最后补充几句:

  未来男足只会越来越烂,在没有形成健康的联赛体系和庞大的被淘汰的职业足球人行程足够出路之前只会越来越烂。

  因为这个行业淘汰率高,没有足够出路的情况下没足够人回去从事这项运动。

  中超联赛有两大问题:

  第一,不懂什么是足球产业;

  第二,不懂什么是职业联赛。

  本质上来说,是中国足球在双轨制下既没有办法像其他地区成熟的职业联赛通过转播权(这笔费用我到现在都没搞清楚到底去哪里了)、转会费(发展青训的持续动力)、门票收入(大部分球队没有真正意义上自己拥有的主场)和周边产品(比如球衣、围巾等)完成自我造血,同时又强制职业俱乐部一定要为所谓的国家队利益牺牲(U23、保护国脚、随意修改联赛赛程)。

  那么俱乐部或者说俱乐部的母公司该怎么赚钱呢?不就只能靠冠名的广告效应了么?一年6亿,就当是公关费用了。但是中性名政策让这唯一的正向因素也么得了。

  作为一个商业俱乐部,这样不出问题,那才是真的见了鬼了。

  因此,这才是现任足协主席提出“公益足球论”的根本原因啊!搞足球俱乐部是为了你俱乐部/母公司赚钱吗?

  不是,是为了让国家队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中超联赛这个问题上,其实解决方案也很简单:

  要么你完全地市场化,要么你完全地全运会化。

  但是,就是不能一方面享受市场化带来的现金流的好处,另一方面又希望商业俱乐部承载地方体育局的职能。

  中国足球的根本问题,在于太过急功近利,不尊重市场规律。

  这个问题不光光只出现在足球领域,是几十年来某些问题的集中体现——只不过因为足球关注度太高而且不够敏感,所以允许被不断喷而已。

  反过来说,正因为足球关注度太高,泡沫太大,所以更加值得我们思考在某些问题上太过急功近利,不尊重市场规律之后是否会产生更大的问题。

  如果大家能够更深层面地思考这个问题,进而不在更关键的领域犯跟中国足球同样错误的话,中国足球也算是功德无量了。

足球俱乐部接连停止运营,中超联赛怎么了?

足球俱乐部接连停止运营,中超联赛怎么了?

相关阅读